10月20日下午,為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廣州市委宣傳部第四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與我院師生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交流會。市委宣傳部理論處副處長潘曉東、理論處四級調研員艾希繁,以及研究室、機關黨委、辦公室、文藝處、宣教處、理論處等青年幹部,廣州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朱曉軍、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羅明星、副院長吳陽松,以及青年博士和研究生代表參加交流會。交流會由潘曉東副處長主持。

潘曉東首先介紹了到訪目的和此次參加學習交流人員。羅明星對廣州市委宣傳部第四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詳細介紹了廣州市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研究重點基地的建設情況。

在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學習交流的環節,艾希繁以“堅持問題意識,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為主題,按照時間發展邏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史進程做了詳細梳理,提出中國要發展就必須堅持理論創新。杜鵬飛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理論成果”為主題,提出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國家現代化不同的區分邏輯。焦慧珺分享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三點體會,闡釋中國共産黨先進性原因,并提出共産黨員在新的曆史時期仍要保持憂患意識和鬥争精神。吳陽松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顯著優勢”為主題,從價值旨向、實踐方式、組織形式、外部關系、保障條件五方面剖析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顯著優勢,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既是中國共産黨的目标,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手段和道路。王雄以“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人類文明新形态”為主題,從新型政黨形态、新型民主形态、新型政府形态、新型治理形态和新型文化形态五個方面闡述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人類文明新形态的原因和體現。栾欣超以“自我革命:跳出曆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為主題,闡述了“自我革命”是确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必然要求。其他參會人員也圍繞主題進行自由發言。
最後,潘曉東總結講話。他提出,學習好、宣傳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每個黨員的責任、義務、光榮。通過本次學習交流,與會人員在思想上進一步認識和掌握二十大精神,充分領會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有助于找準貫徹落實的切入點和突破點,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高質量推進工作的實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