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餘祥臻,中共黨員,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學碩,就讀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現已考取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深造學習。擔任學碩研究生班班長,平均績點3.98,學習成績連續兩年名列前茅。2022年6月獲評馬克思主義學院優秀學生幹部,2023年10月獲評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廣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2024年6月其畢業論文獲評廣州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曾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理想社會共同體視域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以第二作者發表CSSCI期刊論文2篇(導師第一作者)。
學習技巧分享
從日常的專業學習到獲得國獎、逐夢C刊、順利升博……餘祥臻收獲滿滿。談到學習技巧,餘祥臻認為這是建立在對學科基礎知識的紮實掌握之上,并對其靈活運用的成果。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學生,他将自己學習的重心放在對馬恩原著的理解上,将“讀原著、悟原理”視為學業之根基。“隻有将這部分工作作為學習的中心任務去推進,才能在科研創新方面生長出茂盛的枝葉,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全面發展的碩士研究生。”談到升學經驗,餘祥臻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第一,打牢基礎。認真梳理馬恩原著的知識點,構建清晰的知識脈絡,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學科原理。第二,敢于嘗試。考博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隻有敢于給導師發郵件聯系,推薦自己,才有可能獲得考核的機會。第三,保持良好心态。考博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既需要自己實力過硬,更需要耐住性子,不懈奮鬥。
厚積薄發,克服困難
“研二的時候,我将已完成的論文進行投稿,卻多次被拒絕。在這種情況下,我感到十分迷茫,甚至對自己能力有所懷疑。”經過老師、朋友的開導,一方面,餘祥臻對投稿環節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明白了自己需要對自己論文保持信心,對投稿環節保持耐心;另一方面,在汲取期刊編輯、審稿人的專業意見的同時,他明白了自己應不斷提升自身理論水平以提高文章質量的“硬道理”。“我深刻地理解到做科研不應急于求成,而是‘打鐵還需自身硬’,要甘于坐冷闆凳,才能厚積薄發。”。
對于支撐自己不斷前行的動力,餘祥臻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習環境。“我們學院有着雄厚的師資,在各位老師的傾囊相授之下,我才得以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在學習生活中,他積極主動找導師交流學習狀況,并在導師的指導下不斷進步。另一方面是自身信念。從讀研開始,餘祥臻就堅定自身信念,希望自己多學一點,多懂一點,以在每一個階段裡都完成對自己的超越和革新。
排解壓力,勇毅前行
讀研三年,我們難免會遇到重重壓力,隻有以正确的态度去應對,方能“撥雲見日”。首先,餘祥臻認為應該認識什麼是壓力。他認為“壓力是在面對某個标準、某個既定的目标時,發現自身還有差距。”因此,他認為正是在這種高于自己的“凝視”之下,才能夠有目标、有動力提升我們自己,或者說是這種凝視給我們帶來了焦慮,進而需要去消除它。
其次,餘祥臻建議我們需要判斷這種壓力能否通過自身的力量去克服。“當答案是積極的,我們隻需要制定計劃,完成既定目标。反之,則需要借助他人力量,共同商量、謀劃化解壓力的方法,并對壓力的結果形成初步預期,再在行動上進一步化解壓力。”
最後,重要的在于修内。餘祥臻在這講到“自身需要有強大且穩定的内心,多求助于己,練就真本領、真本事,才能化解各方面的壓力。”
展望未來,學長寄語
未來,餘祥臻表明自己将繼續加強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通過各種渠道拓展自己的學術視野,盡快構建起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夠參與更多的科研項目,在科研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産出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餘祥臻提到,我們應當“飲水思源”,感恩每一位幫助過我們的良師益友,還應當在無限可能中“成為自己”。因此,他誠摯寄語廣大馬院的師弟師妹們:“趁着年輕,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成為獨具一格的自己。”
在此,我們誠摯祝願餘祥臻今後學業順利!希望馬院學子們向餘祥臻師兄學習,鍛造自身本領,勇攀學業高峰,做更加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