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學院動态 -> 正文

《光明日報》刊發我院專題報道

2024-05-09 點擊:

《光明日報》2024年5月9日第四版以《伟德国际1946官网:以國家一流思政本科專業建設示範帶動高水平思政課程建設》為題,報道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國家一流思政本科專業建設情況。全文如下:

undefined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伟德国际1946官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自2020年獲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來,着力打造以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示範帶動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教學改革新格局,通過優勢重點學科建設、一流課程建設和一流師範人才培養,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教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成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以優勢重點學科建設

夯實高水平思政課程根基

思政課教師業務技能的水平影響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伟德国际1946官网依托省級優勢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骨幹人才,以突出的科研能力、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充足的後備人才夯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根基。

以突出的科研能力提升思政課品質。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學科團隊突出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思政課教學中以透徹的學理分析講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作為廣東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廣東省一級優勢重點建設學科,同時也是廣州市重點扶持學科,學科評估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學院經過大力建設與方向凝練,堅持“理論為實踐服務”的研究導向,逐漸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與優勢,切實提升了育人水平。學院先後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7項、重點項目5項、面上項目49項,獲得省部級各類研究項目72項,其中重大項目6項。發表CSSCI期刊論文230餘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6篇、“馬克思主義研究”12篇、“政治學研究”6篇、“哲學研究”12篇、“教育研究”3篇,在主流媒體發文29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學術著作16部。

以國家級領軍人才引領教學團隊建設。思政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科研人才的支撐,更離不開結構合理的梯隊建設,伟德国际1946官网優秀的人才結構和團隊結構為思政課教師團隊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學院現有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理論人才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現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首屆全國高校優秀思政課教師獎勵基金二等獎獲得者1人、全國思政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1人、南粵優秀教師5人。學院先後獲教育部教學科研示範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獲得廣東省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得國家級、省級各類教師教學競賽獎8項。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團隊連續12年獲最受大學生歡迎教師團隊,思政課教學質量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


以一流課程建設驅動

思政教學體系高質量發展

伟德国际1946官网以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建設驅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通過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改革,建立起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

打造思政課“金課”群。學院現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省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校級星級課程18門次,“思想道德與法治”等3門公共課被學校納入省級一流課程培育項目。其中,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全部擁有線上教學資源,形成了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格局。

促進教學改革。學院積極推動專業課教師科研與教學相結合、課程建設與學科建設相結合,近3年新增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項、教改項目2項,新增國家社科基金思政專項重點課題1項、國家級教研課題2項、省級教研課題3項,約10門專業課程依托教學改革項目開展教學改革,與思政課“金課”課程群共同打造數字化、一體化、精細化優質資源供給體系,優化教學資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

助力課程思政建設。思政課是鑄魂育人的主渠道、主陣地,專業課則需要 “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學院以一流思政課程建設協同高質量課程思政建設,26名思政課教師以“第二負責人”的身份參與廣州大學“課程思政”示範團隊和示範課程建設,12人作為第二成員參與廣東省教育廳課程思政建設改革示範項目,傾力參與廣州大學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實踐中心建設,推動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大思政格局。目前,該中心已入選廣東省教學研究示範中心。思政課教師帶領和幫助專業課教師自覺樹立融合價值引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育人意識,提升育人綜合能力,承擔專業課程建設“主戰場”中各環節的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構建“三全育人”新局面。


以一流人才培養助力思政教育模式創新

廣州大學師範教育底蘊深厚,傳承了原廣州師範學院、原廣州教育學院、原廣州師範專科學校3所師範院校的教育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來,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貫通,在大中小思政一體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以情懷為本,激勵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培養學生師德師風。學院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與師德示範教育相結合。學院充分結合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優勢,在探索中形成分類高端發展班級的教師團隊制和針對個體學生的全程導師制、學術導師制及就業導師制,學院教師從專業學習、生活适應、待人處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細緻的教育與培養,實現因材施教;學生在針對性較強的學習和交流中獲得教師的幫助、接受教師的人格熏陶,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

以經典為基,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批判、在批判中創新,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師範生。在專業課教學中,學院強調要“回歸經典”,鼓勵教師以經典著作為教學文本,鼓勵學生閱讀原著,以經典文獻為中心,為現實世界探尋更多的精神資源;學生通過經典原著研究現實問題,在學習創新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政治理論水平、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注重實踐,貫通理論課程體系與社會實踐體系,培養學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在師範生培養過程中,教育實習實踐是重要環節,學院以專業教育帶動實習實踐教育,取得明顯成效。廣州大學多年來承擔着援疆援藏及各類重要支教任務,馬克思主義學院借助這一優勢,将支教活動與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發揮師範教育優勢,通過深化校地教育交流合作,在實踐中教育引導學生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認同,提升育人效果。

學院與全國大思政實踐教學基地廣東省清遠市連樟村結對,聘請一批課外社會導師,建設新疆伊犁自治州潘津鎮中學等一批民族地區教學實踐基地;依托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廣州大學研究基地等4個省級教研平台和省内外教師教育協同培養平台,協同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政治理論水平、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和新疆民族地區培養優質師資人才。2022年,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同上特色思政課,踐行嶺南天山情”新疆社會實踐團隊入選廣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全國重點團隊。2021年,學院成立“廣大馬院黨史青年宣講團”,先後到南沙區大崗鎮、榄核鎮、南沙街和東湧鎮等地講述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和黨史故事,學生工作案例榮獲廣東高校學生工作案例二等獎。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伟德国际1946官网将不斷堅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師範專業建設為抓手,充分調動各界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師資”,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續提高育人實效。

(作者:左康華 趙中源 李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