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答辯人、專業和題目
姓名 |
年級專業 |
論文題目 |
指導老師 |
譚慧連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研學後教”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
董世明 |
楊斌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思想政治課《經濟生活》法治教育研究 |
董世明 |
付皓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少先隊輔導員職業化問題研究 |
董世明 |
陳新群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新媒體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
黃禧祯 |
廖琴豔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廣東省高考政治試卷(2007—2014年)評析 |
黃禧祯 |
曹曉雪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經濟生活》“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應用初探——以廣州市番禺區南村中學為例 |
黃禧祯 |
曲璐璐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中學校園視覺文化育人研究 |
羅明星 |
張潤芳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社會性别視角下的初中德育教材研究——以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為例 |
羅明星 |
湯愛玲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教師感召權威在中學德育中的運用研究 |
羅明星 |
陳巧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課程理解研究 |
胡潇 |
俞雅琴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班級管理實踐新探 |
胡潇 |
黃雪霞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初中德育學科促進學生思想品德自我建構的教學策略研究 |
張其學 |
孟琳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年級少先隊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受”問題研究 |
張其學 |
周薇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中學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運用 |
夏宏 |
杜德新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初中生思想品德課厭學歸因及對策研究 |
皮家勝 |
謝雪霞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職業院校志願服務教育的現狀及優化研究――以汕尾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為例 |
吳九占 |
陳靜蓉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初中生道德認知教育研究 |
夏宏 |
黃舒琦 |
2013級學科教學(思政) |
自媒體環境下家校互動對小學生品德的影響——以廣州開發區第一小學為例 |
曹柏生 |
彭燕 |
2011級學科教學(思政) |
初中生關愛品質現狀和培養策略研究 |
皮家勝 |
劉歡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中職德育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探析 |
夏宏 |
朱巧燕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認知策略的分析與運用 |
胡潇 |
戴媛媛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素材的運用 |
羅明星 |
張新甯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初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銜接有效策略研究 |
皮家勝 |
潘嘉玲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本土文化資源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的開發與運用――以廣州市南沙區為例 |
董世明 |
陳燕芬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能力的現狀及培養策略——以南沙東湧中學為個案分析 |
黃禧祯 |
龐麗莎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藝術生思想政治課教學策略探析——以廣州市番禺區藝術生為例 |
張其學 |
曹方竹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思想政治課“對話式教學”研究 |
胡潇 |
黃凱冰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優化策略 |
皮家勝 |
何惠華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農村中學美術教育中的德育滲透策略——以東源縣中學為例 |
張其學 |
陳菊香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主動性研究——以河源市和平縣福和高級中學為例 |
董世明 |
陸佳麗 |
2012級學科教學(思政) |
農村留守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初探——以紫金中學實驗學校為例 |
黃禧祯 |
二、答辯委員會成員
姓名 |
職稱 |
單位名稱 |
吳炜 |
教授 |
中山大學 |
高家方 |
教授 |
廣東省教育學院 |
張雙喜 |
教授 |
廣州大學 |
魏則勝 |
教授 |
華南師範大學 |
王衛東 |
教授 |
廣州大學 |
黃濱 |
教授 |
廣州大學 |
張雪嬌 |
教授 |
廣州大學 |
曹柏生 |
副教授 |
番禺區南村中學 |
陳鹹瑜 |
副教授 |
廣州大學 |
胡宜安 |
副教授 |
廣州大學 |
三、答辯時間和地點:2011年5月31日(周日)9:00 行政東樓後座519、612
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2015屆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二)
一、答辯人、專業和題目
姓名 |
年級專業 |
論文題目 |
指導老師 |
付強 |
2012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十六大以來黨内民主建設探析 |
趙中源 |
梁金鳳 |
2012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以黨内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的實現路徑探析 |
趙中源 |
姚倩婷 |
2012級思想政治教育 |
道德境遇:作為道德教育資源的研究 |
羅明星 |
劉晨 |
2012馬克思主義哲學 |
馬克思《1857-1858經濟學手稿》中的空間思想解讀 |
皮家勝 |
黃仕成 |
2012馬克思主義哲學 |
吉登斯權力思想研究——馬克思為視角 |
張其學 |
鄞壬 |
2012馬克思主義哲學 |
馬克思“感性世界”的實踐唯物論解釋 |
夏宏 |
裴家慶 |
201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馬克思早期人權思想管窺 |
胡潇 |
彭秋香 |
2012思想政治教育 |
大學生儀式教育的主體性研究 |
劉莉 |
陳紫鵬 |
2012思想政治教育 |
新生代進城務工人員城市融入中的價值觀研究——基于廣州地區的調查 |
吳九占 |
二、答辯委員會成員
姓名 |
職稱 |
單位名稱 |
鐘明華 |
教授 |
中山大學 |
方真 |
教授 |
廣東省委黨校 |
劉同舫 |
教授 |
華南師範大學 |
冉傑 |
副教授 |
廣州大學 |
王曉萍 |
副教授 |
廣州大學 |
三、答辯時間和地點:2011年6月2日(周二)9:00 行政東樓後座612
歡迎廣大師生莅臨指導!
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201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