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弘揚“激揚學術、百舸争流”的主旋律,更好地激發研究生的創新精神,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十分重視研究生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緻力于提高我院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學院鼓勵和提倡研究生創造獨特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科研風氣,以各種方式開展豐富多樣的學術科研活動,營造利于創新能力提高的學術環境等,積極引導研究生開拓視野、敢于創新,進一步提高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
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期間,我院舉辦了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以“理論粵軍”系列講壇、學科前沿講座、學術研讨會等特色品牌為載體,邀請衆多知名的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引領我院研究生進入學術研究的最前沿,促進學科交融與學術思想的碰撞,陶冶和塑造科學精神與創新精神。其中,我院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哲學動态》副編審強乃社教授作題為“空間視野中的城市哲學建構”的學術講座;邀請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汪信硯教授作“有機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的學術講座;邀請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永流作“人權中的人”學術講座等。此外,我院牽頭舉辦了三場大型學術研讨會:“國家發展新理念”學術研讨會、“協商民主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學術研讨會以及與《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四家刊物聯合舉辦的主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方法的變革與創新”學術研讨會,讓我院研究生廣開學術眼界,領略學科領域專家學者的學術和精神風采。
另外,作為舉辦學術活動的後備力量,我院研究生會不僅參與協助學院舉辦多場高質量講座及論壇,而且為研究生更好地進入研究角色,更好地獲取研究平台而積極努力。為此,在過去的一個學期,研究生會組織舉辦學術沙龍四場,包括:邀請《學術研究》編輯王雨磊來我院開展學術講座,分享撰寫論文和投稿的方法;邀請我院青年博士王雄老師分享考博經驗;邀請我院講師、法學博士吳陽松老師作主題講座,分享專業知識;邀請廣州市少年宮副主任、廣州市少先隊總輔導員張海波來我院作主題講座等。同時,還邀請我院優秀研究生作為主講人,為低年級研究生分享科研的經驗,以提高同學們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學術能力。
活躍而濃厚的學術氛圍是高校的生命力所在,是培養學術人才的重要條件之一。良好的學術氛圍能夠點燃學生的學術熱情,激發學生參與學術活動的興趣,讓學生樂于投入到學術活動中,令科研能力和創新力得以提升。因而,我院始終堅持營造活躍、濃厚的學術氛圍,為研究生參與學術活動、提高科研能力提供良好的軟環境。在新學期,我院将繼續秉承“博學笃行,與時俱進”的校訓,積極創建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平台,為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的學術創新人才而努力。創新學術活動形式,營造良好學術氛圍,我們一直在路上。
(供稿:學院研分會、研究生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