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學科建設 -> 正文

學院舉辦“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初始問題及其回答”學術講座

2019-05-22 點擊:

 

2019515日下午我院在行政東樓後座612召開關于“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初始問題及其回答”學術講座,主講人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倫理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思想研究所所長李義天教授。講座由學院黨委書記羅明星教授主持,學院教師以及研究生積極參與。

  IMG_2668

李義天教授首先提出對于倫理學基礎理論的學習和研究要注重研究問題而不是隻關注于理論學習,要将美德倫理現代化,将偉大倫理學代表人物的思想運用到現實中國倫理中來。

其次,李義天教授從三個方面對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初始問題做出解釋,首先是“何為初始問題”。李教授通過引用大量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來闡述他的觀點,從馬克思恩格斯文本出發,我們能夠發現大量反對道德的論述,其中主要表現在反對道德的客觀性、反對道德的有效性(無效性)、反對道德的蒙蔽性(會誤事)這幾個方面。同時,李教授對于初始問題的産生進行了論述。初始問題實際是唯物史觀條件下的道德合法性的問題;初始問題的産生不在于馬克思恩格斯對道德的批判和解構,而在于他們在給出這些批判和解析的同時又表現出的對資本主義的鄙夷和憤怒以及對于共産主義的向往和期望。

  IMG_2676

再次,李義天教授就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初始問題的理解進行了分析。根據對經典作家文本的研讀,李教授認為當反對道德時,經典作家是直接用明确的言辭表達出來,指責道德的脆弱性和消極意義。當支持道德時,他們卻僅僅是在表達某種蘊含着特定價值立場的态度或姿态,需要引申或轉化才可以确認為相應的道德取向。并認為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初始問題的根源在于唯物史觀,是由唯物史觀的内部必然生長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内在張力必然導緻的問題,是典型的馬克思主義内部問題。

接着,李教授對初始問題面臨的挑戰做出回應,提出在面對機械主義挑戰時要認識到不能過分強調“被決定”,道德觀念被經濟基礎決定,隻是在“歸根到底”的意義上而言的,根據唯物史觀我們要知道“曆史過程中的決定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産和再生産。經濟基礎是基礎,但是對曆史鬥争的進程發生影響的并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着這一鬥争的形式,還有上層建築的各種因素”。并對虛無主義挑戰和道德元問題做出回應。

  IMG_2680

最後,李義天教授提出我們的社會生活是需要道德和規範的。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下的人們的反思和選擇的産物,資源的有效性、利益的排他性等等都會影響到人類,讓我們即便懂得道德的知識和原則,也依然不能按照這些知識和原則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我們自己,所以道德是必要的,生活是需要規範的。

講座精彩,啟示我們全面地去認識馬克思主義,全面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以及初始問題,這對于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

 

           (供稿:學院科研和研究生工作辦、學院研究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