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研究生餘祥臻同學主講研究生學術論壇第12期
2023年11月15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學術論壇第12期在行政東樓後座612室舉行。本次論壇以“馬克思語境下拜物教的曆史演變”為主題,由21級碩士研究生餘祥臻主講,李麗麗副教授評議,我院部分老師和研究生30餘人參加此次論壇。餘祥臻同學以馬克思經典著作為依據,分析了物的異化、特别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的發展邏輯,進而為克服物的異化的主體性革命和新型社會形态建構提供了理論支撐。餘祥臻同
16
2023-112023年11月15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學術論壇第12期在行政東樓後座612室舉行。本次論壇以“馬克思語境下拜物教的曆史演變”為主題,由21級碩士研究生餘祥臻主講,李麗麗副教授評議,我院部分老師和研究生30餘人參加此次論壇。餘祥臻同學以馬克思經典著作為依據,分析了物的異化、特别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的發展邏輯,進而為克服物的異化的主體性革命和新型社會形态建構提供了理論支撐。餘祥臻同
02
2023-112023年11月1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學術論壇第11期在行政東樓後座612室舉行。本次論壇以“智能化時代如何像馬克思一樣思考”為主題,由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塗良川教授主講,我院部分老師和研究生30餘人參加此次論壇。塗教授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特征和理論創新分析了為什麼要像馬克思一樣思考,并運用馬克思的實踐辯證分析法分析了人工智能時代的問題指向、核心概念和生成邏輯。塗良川教
11
2023-102023年10月10日下午,國家治理現代化學術團隊2023-2024學年首次學術活動暨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學術論壇第9期在行政東樓後座519室舉行。本次論壇以“在‘第二個結合’中形成的中國式現代化文明觀”為主題,由左康華副教授主講,楊柳博士主持。我院趙中源院長、部分老師和研究生50餘人參加此次論壇。學術論壇現場左康華副教授從“第二個結合”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出發,以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曆史根基,以...
27
2023-092023年9月26日下午,我院第8期研究生學術論壇在行政東樓612室舉行。本次論壇以“如何哲學地思考問題?——以‘主體性’為例”為主題,由陳志偉副教授主講,學院研究生40餘人參加論壇。陳志偉副教授陳志偉副教授從“哲思”、“認識”、“從認識到主體”、“主體性的第一原則”、“‘我思故我在’之批判”這幾個方面為同學們分析如何哲學性地思考問題。陳志偉副教授引用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講述了哲學性思考問題的必要性,強調對...
14
2023-092023年9月13日上午,日本千葉商科大學陳志華博士在文清樓110課室為我院師生作題為“日本中小學新道德教育的特征與課題”的專題講座,講座由學院黨委書記羅明星教授主持,本研學生一百餘人參加。陳志華博士詳細介紹了日本小學道德教育的五個關鍵途徑:社會課,道德課,特别活動,學校活動,學校與家庭、社會的連攜,闡述了這些途徑的具體安排、主要内容和實施方式,同時對日本初中和高中的道德教育課程也做了簡要介紹。陳志華博...
13
2023-092023年9月12日下午,伟德国际1946官网第7期研究生學術論壇在行政東樓612室舉行。本次論壇以“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阈下現代主權政治的内在譜系及其拟像化時代的人本價值”為主題,由我院黃罡博士主講,學院研究生40餘人參加論壇。黃罡博士從國家安全的概念分析出發,闡明了其與現代主權政治的内在邏輯關系,繼而分析了現代主權政治的内在譜系,并在此基礎上論證了新時代社會主義主權政治及其新形态在拟像化時代得以捍衛人的曆史主體地位的存在論價值。...
09
2023-09《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4期刊發我院劉田博士論文《馬克思曆史哲學的叙事前提——評洛維特<世界曆史與救贖曆史>對馬克思的神學解讀》。文章認為,洛維特在《世界曆史與救贖曆史》中将神學視為曆史進步意識的前提條件,将馬克思曆史哲學同基督教末世論進行同質化理解,是對馬克思曆史哲學叙事前提的神學解讀。從維科到黑格爾的近代西方曆史哲學本質上緻力于以哲學反思曆史、以曆史證明神學,持續發展了孕育于...
07
2023-09《社會主義研究》2023年第2期刊發我院李麗麗副教授、研究生餘祥臻論文《數字時代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當代闡釋力》。文章認為,數字勞動是數字時代的勞動新形态,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對數字資本主義背景下的數字勞動及其内在邏輯仍具有較強的闡釋力。數字勞動作為非物質勞動,是生産性勞動和非生産性勞動的結合,其歸根到底是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的反映。數字資本主義遵循着與産業資本主義相同的内在邏輯。一方面,數字資本主義背景下...
18
2023-077月5日,第69期廣州學習沙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新時代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研讨會在廣州市社科聯舉行。廣州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廣州市社科社團黨委書記譚曉紅出席會議并緻辭。會議由伟德国际1946官网黨委書記羅明星教授主持。堅定文化自信,繁榮文化事業譚曉紅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基礎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加強對“...
28
2023-052023年5月26日,《光明日報》刊發我院黃炬博士理論文章《加強話語體系建設重在彰顯“中國特色”》。
03
2023-04我院趙中源教授作為首席專家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結題成果《新時代黨的治理能力研究》,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6章,計38萬餘字。該著立足黨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當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宏大命題,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基本原理,系統闡釋了經典馬克思主義作家關于無産階級執政黨建設的基本理論、中國共産黨治理能力的要素構成及其生成邏輯;深入探讨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别是黨...
01
2023-042023年3月29日,《光明日報》刊發我院徐德莉教授理論文章《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全文如下: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強則中國強。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對縣城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及其發展目标作出明确的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别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
06
2023-03《江漢論壇》2022年12期刊登我院冉傑教授的文章《基于德性法律論證理論的程序正義标準》。文章認為,從廣義的法律論證理論角度看,西方學界主要從德性倫理學理論和人文主義兩條路徑來解決法律決策的程序正義标準問題,但前者不能滿足法律論證程序标準的公共性要求,而後者能夠确立但不能證立法律論證的程序正義标準。通過變造現有德性倫理學理論而得到的德性法律論證理論認為“事實—價值—共同善”是價值選擇行為的結構,人類...
05
2023-03《學術研究》2022年12期刊登我院冉傑教授的文章《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新形态的建構與創新》。文章認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形态建構探究涉及兩個層面,一是以時空為維度,從純粹的邏輯構建對國家治理現代化進行結構性界定,并通過“生産”“民主”“法治”三重基本向度的有機統一,将社會主義國家治理形态化地展現出來。二是立足于曆史實踐,将具備同一性的治理現代化規律從單純的邏輯形态變化呈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同...
27
2023-02《江淮論壇》2022年第5期刊登我院左康華副教授的文章《從禮樂文明共同體到人類文明新形态的曆史演進——文化學的視角》。文章提出,悠久燦爛的禮樂文明是中華文明的原初形态,其蘊含的禮制傳統、禮治意識和人文主義内核在曆史上促生了禮樂文明共同體,構成了中華文明延續性的根基。這種獨特的文化共同體意識使得近代中國在追趕現代化的過程中伴随着疑問和反思。借由西方文明的觀照和比較,中華文明突破了“西方文明中心論”的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