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博士、李美娟同學在《學術研究》刊文
《學術研究》2022年第12期刊登我院高燕博士、研究生李美娟論文《經驗世界中交互主體性的本原性思考——從阿倫特、海德格爾到胡塞爾》文章認為,日常經驗世界中交互主體性問題是交互主體性問題本身的一個重要維度和應有之義。從現象學發展視角看,現象學家們都重視對本原問題的研究,但由于各自思想旨趣的不同,他們對現象學“本原”的解釋存在着根本性的差異。這種差異又進一步集中呈現在他們對“主體”的把握上,進而使得他們...
22
2023-02《學術研究》2022年第12期刊登我院高燕博士、研究生李美娟論文《經驗世界中交互主體性的本原性思考——從阿倫特、海德格爾到胡塞爾》文章認為,日常經驗世界中交互主體性問題是交互主體性問題本身的一個重要維度和應有之義。從現象學發展視角看,現象學家們都重視對本原問題的研究,但由于各自思想旨趣的不同,他們對現象學“本原”的解釋存在着根本性的差異。這種差異又進一步集中呈現在他們對“主體”的把握上,進而使得他們...
21
2023-02《雲南社會科學》2023年第1期刊登我院李麗麗副教授、研究生餘祥臻論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态》。文章認為,回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十年曆程,從理論構想到實踐生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不僅僅是一個卓越的理念,更是一個偉大的實踐方案,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西方“中心—邊緣”模式的現代化具有同質化傾向、強權性缺陷,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構...
13
2023-022023年2月9日,《光明日報》專刊刊發我院院長趙中源教授理論文章《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中國方案》。文章認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曆史性提出國家治理現代化重大命題以來,着眼于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地将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國方案做出創造性設計,取得了一系列曆史性變革和曆史性成就。文章從整體層面的系統謀劃、理論層面的科學建構、制度層面的優化...
09
2023-01
09
2023-01
09
2022-12《教學與研究》2022年第11期刊登我院黎庶樂教授論文《空間與資本: 列斐伏爾與馬克思的空間思想的同質性與異質性》。文章認為:空間與資本的内在關系一直是學界探讨列斐伏爾與馬克思的空間思想的重要切入點。以往的研究過分側重對從馬克思到列斐伏爾的空間思想做同質性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兩者之間的異質性。從異質性研究視角出發,揭示列斐伏爾與馬克思的空間思想的生成邏輯,進而梳理出兩者的思想脈絡和理論圖景,不難發...
08
2022-12《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刊登我院吳陽松教授、研究生譚敏的文章《習近平關于新時代黨的形象建設重要論述釋析》。論文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黨的形象建設,在深刻把握世情、國情和黨情變化的基礎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的形象建設;在目标指向上要求要進一步強化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政治形象、謀人民幸福民族複興的使命形象、推進治理現代化的善治形象、勇于自我...
07
2022-12《學術研究》2022年第11期刊發我院趙中源教授、黃罡博士文章《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變革邏輯與實踐圖譜》。文章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内在驅動是中國式現代化,并依托于社會主義制度現代化。這一制度現代化得以有效推進的現實進路則是國家治理現代化。它以黨的治國理政能力建設為内核,通過治理思維、制度體系、技術策略等多向度的優化革新,來促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體系和治理機制得以契合和推動社會生産力的發展。...
16
2022-09《學術研究》2022年第8期刊登我院左康華副教授論文《鄉村振興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文章認為,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求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建設鄰裡守望、誠信重禮、勤儉節約的文明鄉村。在這一時代使命下,讨論優秀傳統文化根脈中的思想精華在今天的“喚醒”和“活化”,讓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精神血脈和文化基因為實施鄉村振...
19
2022-08《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年第6期刊登我院吳陽松教授論文《習近平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創造性實踐》。 文章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的變化不斷進行創造性實踐,開辟了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這以新境界主要表征,在社會主義價值取向方面,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實踐旨向,厚實了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根本立場;在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層面,推進生産力...
02
2022-06李麗麗副教授在《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刊文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3期刊發我院李麗麗副教授的論文《馬克思恩格斯對異化家庭的解構與重構》。論文主要論述了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異化家庭的批判、解構與重構。論文認為,家庭異化、消滅家庭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婦女兒童公有,作為“單個分開的經濟”的家庭不複存在。原始基督教共産主義奉行禁欲主義,主張棄絕兩...
12
2022-04《社會主義研究》2022年第1期刊發我院劉莉教授論文《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中空間治理的現代化》一文,是2020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專項項目“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新時代要求研究”的研究成果。 文章認為,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中空間治理的現代化是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空間向度上的要求和具體體現,需要在兩個層面展開:一是對國土空間結構進行“再塑”治理,黨和國家對國土空間進行藍圖設計和...
12
2022-04《現代哲學》2022年第1期刊登我院羅明星教授論文《論道德臨界空間》 論文認為,道德臨界空間是道德善惡發生質态轉化的空間場域。道德主體根據自己能夠承受的惡的極限與善的極限設置臨界空間的道德邊界,通過内隐約定維持道德臨界空間的結構完整。道德臨界空間是價值空間、契約空間和博弈空間,呈現出公共性與私人性、同位性與錯位性、對稱性與非對稱性的空間樣态。臨界空間中善的臨界點與惡的臨界點的空間位置,表征着主體的...
31
2022-03 《政治學研究》2022年第1期刊登我院趙中源教授、黃罡博士論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内在理性、變革邏輯與實踐形态》,這是近年來趙中源教授團隊在《政治學研究》發表的第5篇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學術論文。 《政治學研...
31
2022-03《哲學研究》2022年第2期刊登我院陳志偉博士的論文《查爾斯·泰勒實在論思想辯難——兼論泰勒與羅蒂之争》,這是陳志偉博士現代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論文認為,查爾斯·泰勒持有一種強健而多元的實在論思想即“多元強健實在論”,并以此來批判羅蒂等人的“壓縮實在論”,他努力從根本上跳出笛卡爾以來的“中介認識論”傳統,并發展出一種不同以往的“接觸理論”來取代“中介理論”;泰勒的實在論内部隐含着疑難即“框架塑造”與...